"中正橋"何其多
這次去的是竹東二重埔和芎林交接的中正大橋(竹48線)
光復路往竹東方向,左轉光明路直行即可抵達(往"前"竹中火車站的方向,現在鐵軌都拆了)
若走東西向快速道路,就在二重埔下交流道處
交流道是新橋,隔壁就是我們去的舊橋
中正橋原本打著"化石"還有縮小版的"大峽谷"2個噱頭
聽到化石~又不是恐龍化石,閃光會去才有鬼咧
"大峽谷"地形也因長期受到水流侵蝕和風化作用漸漸消失
如今,取而代之的就是新竹最寬的"中正瀑布"啦!
因為過去下游大量開採砂石導致橋墩裸露
政府當局很聰明的做了"固床工",把橋墩一帶的天然河床改用水泥鋪成
好處就是提供了一個玩水的環境,還可以比個ya ^^y
缺點就是不耐久,水流的力量讓鋼筋都裸露了
平台現在有4層,最末端是長這樣的~
這工程目前已做了4次,每次做完,大水一來,掰掰重做,週而復始
消波塊印象中是第3次工程才放的,看老師的舊照片保守估計500個左右,1個市價3~6萬不等。
(對岸的綠地之前排排站全部堆滿消波塊,跟閱兵一樣~)
(從對岸拍回來)
原本的水流到達橋樑處的水泥鋪面之後,較光滑的表面使得流速變快
於是加強了往下侵蝕的力道,橋上游的石頭又無法填補下游的空缺,便形成現在的"瀑布"
至於每次的工程都失敗,一方面工程師不了解水流的力量
二來老師戲稱這叫"永續工程",承包商賺飽飽,每年都可以做新的呢!
---
接下來介紹化石啦,幾十萬年前,那邊是海邊
可以找到很多貝類化石等等等
(白白的一層都是)
至於峽谷地形,要看老師的舊照片了
現在幾乎完全感覺不到
---
同時老師也敎了很多額外的東西
首推棕沙燕的巢,是在泥壁上挖洞
還有兔子大便、兔子腳印、兔子在河邊吃啥、水鳥腳印等等
還有雨傘節
背上有1條稜線,很像脊椎骨,是雨傘節和白梅花蛇最大的不同處
這次老師講得有點難,我有點混
地質很難懂...
當地主要是泥岩和砂岩的沉積岩為主
泥岩粗糙,通常是薄薄一層,經過大雨後,隨雨量多寡就有多少的沙子會堆上去形成厚厚一層
另外當地也是新城斷層所在地
但斷層面幾乎已被植被覆蓋,看不出來
(對面小瀑布的左邊是左下-右上斜的,另一邊是平的)
延伸閱讀只找到一點點:
關於"大峽谷":
http://twgeoref.moeacgs.gov.tw/res_info/res_view.jsp?res=1522
http://twgeoref.moeacgs.gov.tw/res_info/res_view.jsp?res=2919
棕沙燕:
http://contest.ks.edu.tw/~river/environment/bird/bird02.htm
台大動物博物館http://archive.zo.ntu.edu.tw/bird/r_bird_index.asp?bird_id=B0326
- May 27 Sun 2007 00:44
[生態課]中正橋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