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0512_092503.jpg
➚ 這天剛好是農曆四月八日,釋迦牟尼佛生日,有盛大的浴佛誦經活動
別以為我這麼虔誠,我慧根不足,機緣未到,但就是這麼剛好~

一早,沿著西街,來到了開元寺門前。佛教在唐朝成為流行
唐玄宗開元26年(738年),下詔十大州郡的特定寺廟,改叫開元寺
開元寺屬於皇家寺廟,歷朝宣揚律令,祝福君王都會在此舉行

現存的開元寺,分別有泉州、福州、廣東潮州、河北邢台、河北正定、
河南汝南、蘇州、荊州、江西南昌(佑民寺)、山西大同(善化寺)等
台南的開元寺只是名字相同,它和鄭經有關係,和唐朝沒關係

介紹到泉州開元寺,不得不提到它的建寺傳說
唐朝的泉州富商黃守恭,夢見他家的桑樹開出蓮花,遂捨地建廟,命名蓮花寺
(傳說還有其他類似版本,在此略)

p.s. 岔開話題附帶一提
當時為唐睿宗垂拱2年(686),武則天已把持朝政
"垂拱"出自尚書: 『諄信明義,崇德報功,垂拱而天下治』
意謂"垂衣拱手",又有成語"鳴琴垂拱",表示"無為而治"的意思 

IMG_4160.jpg
➚ 為什麼要說"桑樹開蓮花"的故事?
因為開元寺的外牆、大雄寶殿的匾額都是 『桑蓮灋界』
『灋』,是 『法』的古字,左邊水字旁,右邊為 『廌』+ 『去』
『廌』不念 『薦』,而是通『豸』(ㄓ ˋ)  

傳說中有一種神獸叫獬豸(ㄒㄧㄝˋ ㄓˋ),也可寫作獬廌
是正義的化身,遇到作壞事的人,就會用頭上的角把他撞倒......
福建也有個地名叫冠豸山,就是因為山形類似獬豸的冠而得名。

好,我不要再繞口令,殘害大家腦細胞了

IMG_4162.jpg
➚ 開元寺山門,匾額寫著 『紫雲』

IMG_4163.jpg
➚ 山門外的照壁,寫著『紫雲屏』

提到紫雲,乃因此地常有紫雲蓋地之祥瑞 (你說的紫是什麼紫?)
黃守恭的後世,堂號就變成了 『紫雲衍派』,或稱為紫雲黃。

傳說again,黃守恭當時問禪師,怎樣能讓他的子孫受到庇護
禪師答曰:找地名有 『安』的地方

黃守恭就分別讓:
長子到『泉州南安』(泉州西邊)
次子到『泉州惠安』(泉州東北邊)   
三子到『泉州安溪』(南安西邊)
四子到『廈門同安』(廈門北邊)
五子到『漳州詔安』(福建省最東南邊)

後世真的也沒漏氣,分別出過文武狀元、探花、榜眼
金門水頭的第一大姓據說就是黃姓四子後裔,也是來自這個紫雲衍派

黃姓由來,可參考https://kknews.cc/culture/bpr8qmo.html

IMG_4328.jpg
➚ 根據百科,山門和天王殿融合一起了。一般的廟,常放的是四大金剛
不過泉州開元寺放的是密跡金剛、大梵天王 (我也不認識...囧)

倒是楹聯有一對可以注意:
此地古稱佛國,滿街都是聖人
IMG_4330.jpg

這一句話出自理學(閩學)大師朱熹 (順便補充一下,朱熹很高機率去過金門)
字體很明顯,一看就知道出自弘一大師李叔同
不過對聯明顯較新,是1984年信徒重刻的

朱熹的這句話其來有自,大家都知道南宋時期
泉州已是世界大商港,海上絲綢之路起點
也造就了宗教發展交流的百花齊放
除了天主教、基督教,伊斯蘭教(清淨寺、靈山伊斯蘭勝墓)
還有世界僅存,唯一的摩尼光佛,也就是倚天屠龍記裡面的明教!
明教遺址叫作"晉江草庵",可惜裡面應該找不到小昭

IMG_4302.jpg
➚ 天王殿後,進入拜庭,乃山門與大殿之間的庭院
立著幾座多寶塔、寶篋印經塔。(篋ㄑ一ㄝˋ,箱子)

IMG_4186.jpg
➚ 寶篋印經塔,大型多以石砌,內藏印經。小型則用來放舍利子,並塗金
這款樣式傳說來自吳越國王錢俶(ㄔㄨˋ)
當時唐朝已覆滅,正逢五代十國亂糟糟的局勢
吳越國(893~978)的護法政策,廣建佛寺經幢,為佛教保存作出了巨大貢獻~

寶篋印經塔,又可稱為阿育王塔
取自原本暴虐的阿育王,皈依後,造八萬四千塔的故事
結構可分為:
塔基、塔身、山花蕉葉(上方4個角)、塔剎(上方那一根)、相輪(塔剎上的圓輪)等

四面拱券(arch)的龕內雕刻,以佛教的各種故事為主
ex: 捨身飼虎、割肉餵鷹...
山花蕉葉也有雕刻,各分成2格;
細觀察,蕉葉下方還刻有"皇帝萬歲"字樣,不妨找找看
可參考:https://www.travel-rabbit.com/post/4288

IMG_4195.jpg
➚ 大雄寶殿,殿前的須彌座上,有72隻人面獅身浮雕,但也有73隻的說法
不然看有誰有空,去清點一下好了^^

關於人面獅身的浮雕,來自Purusha Mruga的故事
詳情可參考: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59710851
總而言之,這是起源於印度教 or 密宗(密傳佛教)

同樣的,包括大雄寶殿後方的特殊立柱,也被歸類為印度教 or 婆羅門教
可參考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d3a2bed0102e4vc.html

至於殿內的五尊大佛,則被歸類為密宗~
因為正中央的毗盧遮那佛(法身佛),或稱大日如來,是密宗的最大本尊
據說立柱與斗拱間有24尊飛天樂妓,是一大看點
傳說飛天不僅會彈琴唱歌各種樂器,全身還香香的,所以叫香音神~
不過這裡不能拍照,加上浴佛節活動,殿內皆是信徒,我就沒有進去鬧場了

至於到底泉州開元寺,為什麼會融合這麼多元素?
是婆羅門教、印度教、密宗(佛教)文化交流的結果
或只是單純將它派損毀的寺廟元件挪用,我想也很難去追溯一個標準答案
但卻也呼應了,朱熹那句 『此地古稱佛國』的對聯

IMG_4284.jpg
➚ 甘露井,但重要的是井上的甘露戒壇;戒壇是僧尼受戒的地方
現在與北京戒台寺、杭州昭慶寺,是全中國唯三保有戒壇的寺廟

甘露戒壇分為五層,最上層是明朝的木雕盧舍那佛(報身佛)
盧舍那佛的蓮花座上,瓣葉上還雕有小佛像,據說共有1000尊,稱千佛蓮臺
壇上並有一舍利塔,供奉7顆如來(釋迦牟尼)真身舍利。

這邊又要岔開話題講個小故事了
我們在西遊記裡常聽到的如來佛,實際上 『如來』= 『佛』
『如來』只是​​​​​​ 『佛』的一種稱號,並沒有『如來佛』= (佛佛)這尊佛
不過因為長期的誤用?所以如來佛已變成釋迦牟尼佛的代稱之一

故事稍微回到公元前543年,釋迦牟尼死後,留下舍利子,被各國王取回供奉
東漢年間,釋迦牟尼舍利子傳進中國
北宋仁宗皇祐元年(1049),曹太后命人將舍利子存放於開封洪福寺
崇禎七年(1634),農民起義,洪福寺被毀
修復時監軍發現舍利子石匣,偷幹一些回老家,傳了78顆到福州鼓山湧泉寺
康熙27年(戊辰年,1688),泉州開元寺再從鼓山湧泉寺請了7顆過來

甘露戒壇一樣在立柱和斗拱間,有24尊飛天樂妓
藻井精巧也為人稱道,但一樣無法拍照
寫這篇網誌的同時,深覺下次應該好好去看,當作補考啊~~~

p.s.
甘露戒壇各層分別是
第五層:盧舍那佛
第四層:金剛薩埵(ㄉㄨㄛˇ)菩薩、金剛索菩薩、金剛愛菩薩、金剛語菩薩(密宗)
第三層:釋迦牟尼佛
第二層:阿彌陀佛,兩側為寒山、拾得(唐朝的兩位名僧)
第一層: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、彌勒佛

至於修築甘露井的正映禪師,還有一段與朱允炆相關的傳說故事
朱元璋駕崩前,因為太子朱標早死,指定皇太孫朱允炆繼位
燕王朱棣早有異心,朱允炆也開始剪除藩王勢力
但是...參考:https://k.sina.cn/article_5622192035_14f1bd7a300100gt8n.html

IMG_4203.jpg
➚ 鎮國塔(東塔),開元寺的宋代雙塔之一。
始建於唐咸通六年(865),本來為木塔,後毀於祝融
宋理宗時期(1238~1250)重建,改用花崗岩、八角、五層樓閣式,高48m

IMG_4245.jpg
➚ 仁壽塔(西塔)
始建於五代梁朝(916),和鎮國塔一樣原為木塔
一樣在宋理宗時期(1228~1237)重建
雖然說始建年代比鎮國塔晚了51年,但南宋重建時,比鎮國塔快了13年落成
高度則為44m,小輸鎮國塔4m,但整體外型是相同的

但如果它是要造對稱的塔,為何高度會差距4m?
到底是當代工藝技術的限制,或有其他象徵意義,我就不得而知了
不過兩座塔皆歷經萬曆年間的大地震,結構強度通過驗證!

兩座塔上,皆有天將、羅漢、高僧、菩薩、佛祖等雕像
導遊一定會提到的,就是仁壽塔上的孫悟空
IMG_4271.jpg
➚ 幸虧我有望遠鏡頭,拍得到位在上方的孫悟空
不過人客啊,祂是哈努曼(Hanuman)啊!印度神話羅摩衍那的神猴
所以有些學者主張(例如胡適),西遊記孫悟空的原型就是哈努曼
當然真正的緣由是什麼我們也不得而知了,不然誰可以去跟吳承恩觀落陰一下

細觀這隻猴行者,似乎頭套金箍、戴耳環、掛佛珠項鍊
左手並未拿著金箍棒,而是一把大砍刀
左肩上還有一個小人,或許是西遊記唐三藏的原型呢
這段可參考:https://www.qztv.cn/index/News/detail/id/wq95wqbDnMKyd8KiwqzChnt0w5nChcKowpvClsKDwobCqsKU.html

IMG_4259.jpg
➚ 仁壽塔正面的第二層,還有疑似印度文的文字
拿給我印度朋友看,確實有幾個字是他看得懂的
他認為是巴利語(Pali),他90歲的爺爺以前在學校還學過這種古代語言
印度朋友補充說,古時候佛教經文,都是用巴利語寫的!

真的是這樣嗎?我怎麼以為是梵文(Sanskrit)。其實這兩種很接近

故事要回到釋迦牟尼傳教的時候,當時僅有口傳,祂主要在摩揭陀國活動
所以最主要的傳教語言,理論上就是摩揭陀語

釋迦牟尼死後100年,因為對戒律解釋不同
佛教分裂成大眾部、上座部,後來又繼續分成18部、20部
所以精確的說,各部派會以自己當地的方言,來撰寫佛教經典
而唯一流傳下來的,是巴利三藏(南傳大藏經),其他版本亡佚

回到印度朋友說的,古時候佛教經文都以巴利語撰寫
是因為他接觸到的,是南傳佛教,以巴利語為經典語言
南傳佛教,主要分布在斯里蘭卡、緬、泰、柬、寮、越、尼泊爾、印度局部地區、雲南傣族等
也就是我們較常聽到的小乘佛教(但此名稱被認為含有貶意,佛教界較少使用)

而巴利語的起源,推斷是在印度西北部
這又和佛陀主要傳教的地方~印度東部~有著方言的差異
而北傳佛教,包含了漢傳、藏傳、日本佛教,被歸為大乘佛教
你沒記錯,我也沒記錯,確實是用梵文來撰寫佛經

那梵文又是哪裡的方言呢?
似乎不是地緣的關係,而是時間順序 & 階級的關係
梵文會比巴利語更古老一些,但在佛教初始時期已經不再是大眾語言
然而,公元前4世紀,語言學家Pāṇini確立了梵文的文法和使用規則
可以把這件事,視為梵文的復興

總之,梵文成為當時上層社會使用的語言
巴利語則是一般民眾的語言


順便複習一下,印度種姓制度:
1. 婆羅門:祭司、教師
2. 剎帝利:統治者、士兵
3. 吠舍:勞工朋友們、工商農業
4. 首陀羅:奴隸
5. 賤民:就最倒楣的...

好,回到原始問題,仁壽塔的那排字,究竟是?
泉州開元寺,很明顯屬於漢傳佛教中的唐密(唐朝密宗)
漢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,理應是用梵文書寫。
我的推斷是這樣啦,合不合理就見仁見智囉~

IMG_4264.jpg
➚ 仁壽塔附近,還有一麒麟踏八寶照壁,為彩陶燒製雕塑的麒麟
建於乾隆60年(1795),但卻是在1970年代,從泉州城隍廟搬過來放的
麒麟兩側還有靈芝仙鶴圖,搭配代表吉祥的物件,總之導遊都會作介紹~

不過呢,在這個照壁旁邊,我卻看到了...
IMG_4267.jpg
➚ ㄜ......得罪了方丈還想走,看我把你掃地出門


除此之外,泉州開元寺還有藏經閣、弘一大師紀念館、泉州灣古船陳列館等等
都蠻值得去逛一逛的,例如古船陳列館真的放了艘大船~
朕乏了,就不一一介紹

泉州寺裡面還設有郵局,習慣寫明信片的朋友有福啦
IMG_4319.jpg
➚ 特殊設計的郵筒,每個郵筒由一位佛/菩薩加持。但我怎麼愈看愈像廚餘桶Orz


也推薦一下朋友<吃草的小遐客>寫的泉州開元寺
https://llwen.pixnet.net/blog/post/310843490-20161
 ​​​​
最後,泉州開元寺位於人聲鼎沸的西街鬧區
附近有很多小吃,例如潤餅、肉粽等等,不妨趁這個時候去抓夭吧~

20190512_103513.jpg

IMG_4341.jpg

IMG_4347.jpg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ujols 的頭像
    pujols

    GNOCCA

    pujo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