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0512_144744.jpg

中永和有個繞口令,永和有永和路,中和也有永和路......然後一連串燒腦組合
不好意思這邊也有,洛陽橋在泉州,泉州縣在天津,天津橋在洛陽。。。

泉州洛陽橋,是中國四大古橋之一,和北京蘆溝橋、河北趙州橋、潮州廣濟橋並稱
我很嚮往蒐集這些哩哩叩叩,算是在中國旅行的一個小目標

五嶽、十大名山、四大名亭、三大名樓、四大名園、三大宮殿
三大戒壇、域內四絕(唐朝名剎)、天下羅漢兩堂半......etc
有一種隨便規劃,遍地開花的感覺~

回到洛陽橋身上,好端端的,怎麼會取名洛陽?
這最遠可以追溯到晉朝『永嘉之亂,衣冠南渡』,也有『八姓入閩』的說法
p.s.
八姓:陳、鄭、林、黃、詹、丘、何、胡
台灣十大姓:陳、林、黃、張、李、王、吳、劉、蔡、楊 

這些逃難南遷的中原人士,看到泉州跟故土好像?思鄉之情爆發
就把泉州也取名洛陽,河叫洛陽江,橋就變洛陽橋了

台灣也有相似的例子,例如廬山為蔣介石命名~ 
大直的衡山指揮所,確實源自南嶽衡山
台灣的陽明山則有2種說法
一是源自湖南永州的陽明山,蔣介石崇尚該地的佛教文化
二是源自江西贛州的陽明山,蔣介石崇尚王陽明學說
(p.s. 這是明朝的王守仁王陽明,不是蔡詩芸的老公王陽明)

IMG_4530.jpg
 
泉州洛陽橋地理位置有點偏離市中心,一般是搭公車前往
我是用公車 + ubike,你沒看錯,真的和台灣ubike一模一樣
20190512_163820.jpg
➚ 只是你的悠遊卡不能用,大陸這邊都是掃二維碼

IMG_4394.jpg
➚ 一般從南邊入口前往,會先來到忠惠蔡公祠
門前楹聯:駕橋天地老,留筆鬼神驚
橫額:宋郡守端明殿學士忠惠蔡公祠

你道蔡公是誰?蔡公 = 蔡襄,是北宋仁宗皇祐年間,
主持洛陽橋修建工程的泉州太守,歷時6~7年才完工(1053~1059)

如果小時候國文有好好學,可能有學到
北宋書法四家(宋四家):蘇軾、黃庭堅、米芾、蔡襄
不過也有學者認為,這個蔡,原本是蔡京
但蔡京被列為奸臣,才被拔掉,換成蔡襄遞補
總之,我只有一個疑問而已,就是蔡襄到底喜不喜歡吃香菜?

IMG_4400.jpg
➚ 蔡公祠雖然不大,但依照主題還是可以分成5個部分
一、走廊兩側,歷朝(主要是清朝)~民國時期的碑文
二、後方走廊,有泉州古橋照片展,涵蓋宋元明清,80多座石梁橋、石拱橋
三、姜志禮、蔡錫的區域,他們在明朝任內,也接手洛陽橋重修的工作
四、蔡襄祠本身
五、門庭前面,左右兩側石碑,有亭保護,是康熙年間的福建陸路提督~張雲翼重修祠堂並立

IMG_4416.jpg

IMG_4417.jpg

IMG_4418.jpg
➚ 上面兩塊石碑就是『萬安橋記』 ,蔡襄所寫,位在祠堂內。
在這裡突破一個盲腸,這座橋,最一開始是叫『萬安橋』
至於為什麼兩塊碑文顏色差那麼多?
黑色底的是宋朝的原石,白色那塊則因為原石已損毀,在1963年重新描摹的

btw, 也有人稱上面那塊是"三絕碑",意謂文章、書法、雕刻 or 繪畫程度很高
文章、書法都是蔡襄寫的,雕刻看工匠。
在中國玩久了,你就會發現三絕碑也是到處都有......

<萬安橋記>原文如下:
泉州萬安渡石橋,始造於皇祐五年四月庚寅,以嘉祐四年十二月辛未訖功。
絫趾于淵,釃水為四十七道,梁空以行。
其長三千六百尺,廣丈有五尺,翼以扶欄,如其長之數而兩之。
靡金錢一千四百萬,求諸施者。
渡實支海,去舟而徒,易危而安,民莫不利。
職其事,盧錫、王寔、許忠、浮圖義波、宗善等十有五人。
既成,太守莆陽蔡襄為之合樂讌飲而落之。
明年秋,蒙召還京,道繇是出,因紀所作,勒于岸左。


我該不會還要寫賞析? ㄟ~我大學聯考國文才62分

◉ 第一句大家都會,皇祐五年(1053)蓋到嘉祐四年(1059),
『訖』=『迄』ㄑ一ˋ ,到的意思,迄功 = 竣工

◉ 絫趾于淵:『絫』= 『累』的古字;『趾』=『址』= 地基;『淵』= 迴旋的水
萬安橋在建橋時,首先要沿著橋梁中軸線放基石,築成一條石堤
再沿著這個石堤蓋橋墩。這句話大意就是講在洛陽江上打底固基

◉ 釃水為四十七道:『釃』ㄙ,疏通、分流;過濾之意
萬安橋共有橋墩46座,所以水路被分成47道 
p.s. 『釃』為破音字,可念ㄌ一ˊ 

◉ 梁空以行:架懸空石梁,以行走

◉ 長度3600尺,寬5尺,兩側都有欄杆,欄杆和橋梁一樣長
蓋萬安橋花了1400萬,但都是募捐來的
這下渡海可以不用搭船,改用徒步,危險變成安全,民眾沒有不受惠的
負責蓋橋的,有盧錫、王寔(ㄕˊ)、許忠、義波和尚、宗善等15人
橋蓋成之後,太守蔡襄跟大家一起乎搭啦~
隔年秋天,被皇帝召回,築橋的方法就是如此,作紀,勒石於左岸。

◉ 道繇:參見『其道無由(亡繇)』,比喻找不到方法,沒有辦法。
語出班固-漢書『雖後欲改過自新,其道亡繇也』  
p.s. 繇,破音字,可念 ㄧㄠˊ、ㄧㄡˊ 、ㄓㄡˋ 

IMG_4436.jpg 
➚ 直接讓我快轉到橋南起點吧!左邊有三層六角樓閣密宗塔,右邊是窣堵坡式塔
窣(ㄙㄨˋ,窸窸窣窣的窣)堵坡:stupa的音譯,直接把它當成舍利塔就行
護欄外側還有零星的小石獅,又稱狻猊(ㄙㄨㄢ ㄋㄧˊ),是龍之九子之一

IMG_4451.jpg
➚ 復前行,橋面寬度縮窄,橋兩側有崗哨,石將軍站崗ing
但這位石將軍似乎被砍了一刀,根據我專業判斷,兇手是左撇子

不一會兒,就來到了中亭,有ㄧ座閩南紅磚建築,現為展覽館
展示古泉州地圖、古橋樑、洛陽橋文物分布、橋墩結構、工法、照片等
IMG_4473.jpg
➚ 洛陽橋被尊為~海內第一橋!

IMG_4470.jpg
➚ 橋樑結構示意圖,看得出來明朝的重修,又把橋樑墊高了
同時只有一邊是像船頭一樣流線型的哦,理所當然是為了緩解水流的沖刷力
而且,橋墩上還種有很多牡蠣,利用牡蠣的附著力和繁殖力,加強橋墩的穩定度!
遠在宋代就懂得利用生物工法,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

但我忽然有一個問題,現在橋墩上的白點,究竟是石蚵(野生牡蠣)還是藤壺???
首先來看<宋史-蔡襄傳>
「襄立石為梁,其長三百六十丈,種蠣於礎以為固,至今賴焉」
根據史料,以前確實是牡蠣,牡蠣的小朋友可以隨水漂
遇到可以附著的東西,就會靠上去,久而久之便可層層疊疊
藤壺基本上也是一樣,和牡蠣為競爭關係

現在呢?我下次還是用望遠鏡頭確認一下好了
不然錯把藤壺當石蚵,那也是好笑

順便也澆大家一盆冷水
因為,在民國初年,洛陽橋就變成水泥路面了
抗日戰爭、國共戰爭,洛陽橋也都有損毀
現在的洛陽橋,其實是1993年仿古重修,哎呀~這座橋比我還年輕呢!

IMG_4480.jpg
➚ 這是中亭外的鎮風塔,前面還立ㄧ個南無阿彌陀佛
用台灣的邏輯推斷,應該有人在這裡車禍掛掉
順便一提,最近寫開元寺,發現"南無"(namas/namo)是歸順、致敬的意思
印度打招呼用的namaste,也是源自這個單字呢!

真是超級冷知識....

IMG_4459.jpg
➚ 西川甘雨,是一個求雨碑,背後有一個傳說故事
但我一向不喜歡寫怪力亂神的東西,因此有興趣知道的
請參考:https://k.sina.cn/article_6449133002_18065f5ca00100hgy6.html

20190512_133639.jpg
➚ 中亭旁的石碑們。右邊寫一長串的,是明朝太守姜志禮在大地震後重修的碑文
姜志禮,之前在泉州清源山的百丈坪有稍微提過他~
值得注意的是,泉州最嚴重的地震,是發生在萬曆32年(1604)
不過從這塊碑文來看,萬曆35年(1607)這次,才讓洛陽橋圮(ㄆㄧˇ)
『大石梁折入於海,橋北故址塌南四尺奇』(奇:在這裡念ㄐㄧ,餘數的意思) 
順便知道一件事,至少在姜志禮的時候,萬安橋已經可以稱呼為洛陽橋了

不過中間的重修『萬安橋』碑,是出自於清同治時期
到底萬安橋、洛陽橋在歷朝各代是怎麼稱呼呢?

最左邊的萬安祝,是出自於嘉熙二年(1238),南宋理宗的年號
所以很明顯的,我們可以知道這塊碑跟蔣萬安沒有關係~

『亘海長虹』就有點tricky了,『亘』這個字,我從小到大都念ㄒㄩㄢ 
◉ 第一種是『宣』的古字,在台灣常用於人名,例如Rakuten Girls的林倪亘(Eli)  
◉ 第二種是『亙』的異體字,念ㄍㄣˋ or ㄍㄥˋ
◉ 第三種是『桓』的變體字,念ㄏㄨㄢˊ,這少用,可忽略

那這裡要念的,我選.......ㄍㄣˋ
亙~才有『貫穿、橫貫』的意思,亙海長虹,等於把橋形容成跨海長虹~
p.s. 這裡古時候本來就接近泉州灣出海口,說它是跨海大橋也不為過

康有為有詩:"長虹亘白日",等於白虹貫日(日暈)之意
清朝有<摸魚子>(詞牌名):"看橋亘長虹"

IMG_4488.jpg
➚ 洛陽橋有紅樹林生態,泥灘地上可看到不少弧邊招潮蟹,弧邊招潮在台灣也算常見

IMG_4498.jpg
➚ 很明顯可以看到紅樹林了。
晉惠交界,惠是北邊泉州府惠安縣 ,晉就是南邊泉州府晉江縣
不過現代晉江的腹地縮小了,所以我們是在泉州市,晉江變成要再往南一段距離

IMG_4499.jpg
➚ 接近北邊的寶篋(ㄑ一ㄝˋ)印經石塔,是我心目中的鎮橋之寶!
寶篋印經塔,上一篇開元寺有稍微提到過
大型石砌的內可藏經;小型的放舍利子,外觀塗金
相傳是五代十國的吳越王錢俶(ㄔㄨˋ)發想的
但起源應可溯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塔

從照片中可看到,塔基為兩個須彌座
最下層是素面無雕刻,第二層每面有4個佛龕
現在看到的塔身,東面是梵文,據說是南無阿彌陀佛的意思

塔剎(最上面那根),有5個相輪(圓圓的套環)
不過這個寶篋印經塔,沒有山花蕉葉的結構!

IMG_4505.jpg
➚ 寶篋印經塔的南面偈頌:
諸佛出世,欲令眾生,開示悟入,佛之知見,使得清淨。

IMG_4510.jpg
➚ 寶篋印經塔北面偈文:
涅槃經偈,諸行無常,是生滅法,生滅滅已,已滅為樂,常住三寶。

先說好,我不會解偈文,去廟裡問廟公吧~

IMG_4546.jpg
➚ 寶篋印經塔西面:月光菩薩 + 己亥歲造
因為月光菩薩,所以這座寶塔又被稱為月光菩薩塔
那己亥年是哪一年,2019年剛好是己亥年,往前60年一直推
登愣~剛好是萬安橋落成的1059年啊!!!!我相信祂是千年真品

月光菩薩又叫月光遍照菩薩,古早應該沒有燈塔這東西
或許夜間行船的船伕們,會依賴月光菩薩,賜予他們皎潔的月光吧~
(但我發現,月光菩薩的臉是面對上游,不是出海口捏....)

月光菩薩也是藥師佛的右脅侍,而且祂的誕辰就是中秋節呢~
藥師佛的左脅侍,剛好就叫作~日光菩薩
日光菩薩在哪裡???
IMG_4247.jpg
➚ 泉州開元寺的仁壽塔,正面第四層,右邊那尊就寫著日光菩薩!
不過日光菩薩的誕辰是農曆11/19,這天好像沒有什麼節日。

IMG_4518.jpg
➚ 洛陽橋北岸。有石將軍哨亭 + 兩座差不多對稱的五層八角樓閣塔

過得橋後,到達橋北,日正當中,有幾家小店可歇歇
橋北可逛惠安<昭惠廟>,其歷史可追溯至唐朝初年
不過現今建築乃2013年重修,才7歲^^
IMG_4528.jpg
IMG_4523.jpg

昭惠廟,泉州當地民間信仰,因媽祖而式微......

說到航海保護神,我們一般會聯想到媽祖~林默娘,可追溯到南宋
但,泉州在北宋就是海上絲路起點啊!
當時,就有另外一位更為"資深"的航海保護神!

祂的稱號有:通遠王、樂山王、福佑帝君等等 (不是呂洞賓的孚佑帝君)
他的名字,叫做~李元溥

據說他原本也是當官的,後來避安史之亂,逃難到福建
在泉州南安、永春交界的"五台樂山",結廬過著快樂瀟灑的隱居生活
(p.s. 五台樂山,不是山西五台山,也不是四川樂山)

李元溥在山裡跟大家廣結善緣,晚年貌似遷徙到九日山(泉州南安)
坐化成仙之後變成了山神
後來又因為九日山蓋廟傳說,屢顯神驗,遂成護佑泉州商舶遠航的海神
請參考:https://kknews.cc/news/b2pyonm.html
(內有蔡襄祈雨詩)

所以,朝廷敕封以下部分尊稱,賜額"昭惠"
通遠王 (宋真宗景德二年,1005)
善利王 (宋仁宗嘉祐年間,1056~1063)
福佑帝君 (南宋理宗淳祐元年,1241)

根據昭惠廟的重修碑記
蔡襄當初在建橋時,就去九日山請了通遠王來當鎮海神祇
因此有『未有洛陽橋,先有昭惠廟』、『太守迎神』 的說法  

蔡襄任內,祈雨有應 + 建橋成功
我猜測是被敕封為善利王(民莫不利)的原因

這裡還有一篇有趣的文章:
https://www.kmdn.gov.tw/1117/1271/1274/167779?cprint=pt
主要說金門太武山的海印寺,原先叫太武巖寺
在宋~明朝期間,就是供奉這位福佑帝君;明永曆時期改為觀音廟
有爬過太武山的應該會有印象,位於毋忘在莒旁邊而已
廟門口有個 "海山第一" 的石額,寺內還有一塊大石,叫做安心石~

這篇文章還提到,福佑帝君因為接了山神、海神、雨神的位置
元朝政府會怕!所以捧了媽祖出來分權,當海神~
查看Wiki,確實,忽必烈封媽祖為『天妃』

媽祖紅透半片天,福佑帝君榮景不在,現在也真的只侷限在泉州附近
查了台灣的昭惠廟(貢寮),拜的是開漳聖王陳元光,並非李元溥

IMG_4525.jpg
➚ 昭惠廟內的匾額:帝釋現身。。。我不明白
因為帝釋直接會聯想到帝釋天,帝釋天是古印度神話的最高神祇
後來才被梵天、毗濕奴、濕婆超越

在佛教的話,帝釋天是佛教的護法神
住在須彌山頂的忉利天,忉利天又有33個天國
東西南北各8個天國,中央一個,帝釋天就住在正中央~

所以,這匾額,是把福佑帝君推崇到帝釋天的地位???

IMG_4555.jpg

我本來以為,洛陽橋一定比開元寺好寫很多
結果....一不小心就破4000字,開元寺我才寫3000多,我懺悔

提醒一下,洛陽橋很曬!只有橋中央有遮蔭處
橋頭有賣冰棒的小販,一支3元,消暑降降火~

最後一樣推薦朋友<吃草的小遐客>寫的泉州洛陽橋文章
https://llwen.pixnet.net/blog/post/310829321-1026
祝大家玩得開心~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ujols 的頭像
    pujols

    GNOCCA

    pujo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